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迎风飞翔”论坛 (https://flywithwind.org/forum/cgi-bin/leobbs.cgi)
-- 迎风大讲堂 (https://flywithwind.org/forum/cgi-bin/forums.cgi?forum=12)
--- [转帖之转帖]一个清华学生在香港留学受到的心灵震撼 (https://flywithwind.org/forum/cgi-bin/topic.cgi?forum=12&topic=34)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6/10/17 05:07pm

  98年本科毕业,又顺利地被保研,当时的我只是一个憨憨的书呆子,纯洁的如同高中生,在清华这种和尚庙一般的理工学校里呆了四年,女孩似乎是山下的老虎,神秘得让我一见就脸红心跳。未来是什么对于我就是“读完研再说”,反正成绩还行,不读白不读。天上掉了馅饼,用我的兄弟的话来说。香港正好回归一周年,教育部要选派一批本科毕业生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以加强两地的教育和科研交流。清华当然要占不少名额,系里的几个牛人去了美国,所以这个饼就掉到了我头上,确实是个不错的饼,不用考G、考托、全额奖学金,连什么手续都是学校和教育部包办了,我分文不花,后来香港科大的联络人抱怨中国的办事效率和程序烦琐,至于怎样的麻烦过程,我至今都一无所知。

[size=2][b]香港科大[/b][/size]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到了香港。依山傍海的科技大学美得如同世外桃源,现代感的建筑更让我们爽眼。当时的一个哥们说:“妈的,就是用银子在荒山野岭堆出来的,这样的物质条件算是让我满足了。”后来得知就是亚洲最美丽校园,倒也丝毫不怀疑。据说是香港政府感到了贸易和服务的优势正受中国沿海城市的挑战,而科技就是竞争力,就下了狠心投钱建了这学校,请来了学者。耗资400亿港币,相当于微软公司一年的纯利。组织的参观,教授的讲话,英语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当时的新奇兴奋也褪得干净,每天面对这青山海景,最后也麻木得没有感觉了。由此可以推测娶一个漂亮老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不是为了炫耀。教授大多是华人,台湾和大陆出身的不少,反倒香港人是少数派,很多都是在北美的名校里拿了PhD,奔这里的高薪来了,他们的PhD头衔总要和名字相片挂一起,挂一辈子,Harvard和Standford之类的当然就香了。正教授可以一年拿到一百多万港币,也就是一个月可以买小汽车,比一般的美国大学高。知识真的值钱了,让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有回和教授们吃饭,谈及大陆大学教授的待遇,他们就感慨:“知识分子真被廉价到了可耻的地步。”我们也无话可说,反正不是我的错。然而钱不是好拿的,很多教师正是三十出头,教授职称还未到手,和学校只是几年合同,其他的学者也不断在申请进来,所以压力颇大,辛勤程度比公司打工仔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自己做学问要紧,培养学生的事就要往后排了。刚近来时很多教师和我们亲切讲话,之后就不见了,好久不见就不认得。研究生当然有导师的,只要自己不去找他,他是肯定不会找我的。上课之后就是绝对的自由,当时自由得很是惬意。

  萧伯纳说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这话的确是部分的真理。当我住在这绝世美丽的地方,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商店买东西不用担心付不起帐,可以任意的支配自己时间时,最初的半年里,却发现情绪每况愈下。西方化的建筑设计将个人的所谓privacy保护发挥到极致,进了宿舍就基本感觉不到他人的存在,同单元的人也有独立的卧室,大家都是进了房,将门一关,隔离了,谁也不好意思去敲门。刚来时认识的一伙人,后来发现根本遇不着,如同消失了一般。同住一起的是三十好几的叔叔级人物,偶尔可以说上一两句话,却永无可能说很多。大家都像是住在不同的空间里做研究,忙碌的无瑕顾及他人。

  平心而论,对于一个成熟的研究者,如果他有确定的目标和兴趣,对生活人生都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投身科学研究中,那么这里真是一个好环境。但是我种茫茫睁着无知的眼睛的毛头小子,却是完全另外的感觉。那种茫然的苦闷感觉真是难以描述,找不到人玩,只是将窗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不停的喝水,仍然感觉不舒服。怀念在清华的破楼里相互串门打闹的日子,怀念抱着篮球在走廊里叫一声就应者云集的日子,可是怀念解决不了问题。以孩子的心理去进入成熟严谨的环境,不可不说是一次考验。

  多年的功利教育的辛勤培养,我一路顺当地走过来,发现完全的上当。我在成功的通过了一次次考后,最终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通过这些占距人生的考试,这个所谓的优秀学生只是在不停地让自己去符合那个“优秀”的外在标准来麻痹自己的虚荣心,而自己,那个真正的自己却一直没有存在过,没有发育过。我学的任何课程都无法帮我解决当时的苦恼,那么每天学那些微分方程又是为了什么?还去为了父母的微笑,人们的赞许吗?年年得奖学金的清华毕业生是了这么一个怪物: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对社会毫无接触,二十出头,可是见女孩子就一身不自在,会解各式各样的方程,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硕士博士的路就在眼前,可是不知道还应不应该这样走下去,这状态难道就是我的追求?一个智商还不错的人努力多年就变成这样?

  这是一个问题,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太晚地暴露出来,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依然将被很多师弟师妹们面临,我相信在清华依旧有很多像我当年一样的学生。当看到他们天真的讨论:G2***,托6**,GPA3.*,学校名次Top**,仿佛几年的辛劳就只为那么点数字,人生的终极标就是goabroad.我无法不为他们忧虑。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没有对做研究的真正兴趣,但是用尽了精力去获得一个去国外做科学研究的机会,就洋溢在掩饰不住的喜悦里,甚至对人生毫无真正规划,对自己的兴趣一无所知,为出国而出国,那将在告别父老乡亲后去迎接苦闷的开端。

  香港的学生很实际,决大多数本科毕业就去赚钱,三十之间为结婚买房奋斗,如果告诉一个香港人说你二十八了还在读博士,他会觉得你很失败,可能是根本不会赚钱。而留下来读博士的香港学生,就是真的很喜欢作研究的人,扎实地做事,他们的认真让我们一批朝三暮四,心猿意马的大陆学生汗颜。

[size=2][b]生活在香港[/b][/size]
  都说香港是弹丸之地,其实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也不算小,不过大多是山,可利用的地方不多,很多商业区都是添海造出来的。亚热带的气候,又在到处是山和海湾的地方,风景当然好。香港的气候比北京舒适一万倍,冬天冷不了,夏天也不太热,甚至没有明显的四季感。只是上半年天气有些潮。成天都有湿湿的感觉,北方人有点受不了。

  香港的交通极其发达,公共车从不拥挤,也很少堵车,可是香港的道路比北京的窄得多,车也不会少,布局和管理更好而已,看来北京走向国际化还须努力。这里是名符其实的购物天堂,东西也不算贵,电器和服装可能比北京便宜,特别是国际名牌,由于没有关税,肯定要比大陆便宜。所以不必带很多衣服来,足够便宜了。但是服务业,比如吃饭,理发,涉及到员工劳动和地租的就要比大陆贵好几倍。可以随便往来深圳也是在香港的一大好处,一天可以轻松来回好几次,在香港读书的学生可一得到香港的临时身份证,加上护照上盖个章,就可以自由出入境了。

  常有人问及香港的影视明星,可是到了香港就觉得那些人也只是打工仔,背后是更有影响力的老板,一旦老板不想捧了,明星就会很快消失,新人会取而代之。看到他们卖力地载歌载舞,其实也是生存需要,在商业社会里那是绝对的驱动力。

  香港的金融和资讯服务相当发达,在所谓第一世界里也算相当突出,可以很便宜的享受到信用卡,电讯,互联网服务,因此有些人在香港呆久了再回来反而不适应了,主要就是这些方面,当然还有其他制度等软件原因。

  说到学校的生活,物质条件比国内任何大学好,甚至条件好过美国不少学校,香港的学生很少住宿学校,所以一到周末放假学校就很冷清。通常大陆学生独享学校设备,偌大电脑房和运动场,舒服的游泳池,都有不少美好回忆。学生宿舍条件不错,可以作饭,自己作比在餐厅里吃来的便宜,所以大陆学生会乐此不疲,周末常三五成群,作吃的为乐。餐厅里中西餐都有,中餐以广东口味为主,忙起来时以营养为重,口味不对也只能将就吃了。

  现在在香港的大陆学生不算多,总共有四五百人,各个学校都有学生联谊会,是比较松散的组织,也有一些机会认识朋友。周末会组织放放电影,搞舞会。临近考试或论文时,谁也没心思搞活动。香港的学生很好打交道,在成熟的社会里长大的人,心理相对简单且好玩,不像一些大陆学生常常过分盘算自己的明天,将自己逼的很累。他们对大陆也渐渐感兴趣,虽然他们常常不知道湖南和四川,只说得上秦始皇和毛泽东。只要主动点和他们交流,是可以结识不少朋友的,粤语不是障碍,很多人可以听普通话,而且,广东话不难学,不留神就长进不少。

[size=2][b]关于工作机会[/b][/size]
  很多人就终于跳到北美去了,大多还是接着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港只是跳板。在香港留下工作的机会不多,如果在进香港的第一天了解这一点,是有好处的。也有回祖国的,我就是,所以我在这里写文章了,看到很多朋友询问去香港读书的问题,作为过来人,就写了这些,如果能给这些朋友提供一点有益的信息,就很满足了。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6/10/17 05:18pm

  上次写了文章发表在海外学子版,很多朋友给我回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真的没想到过自己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影响。留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几乎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在一篇文章里是不可能都讲完的,所以我再写一个续集,好莱坞搞续集纯是为赚钱,我呢是什么都不图,万一有ppmm看了之后找我,最爽不过。将心底里的一点点“龌龊”都暴露出来,可以痛快讲了。

[size=2][b]凡事都是虚空[/b][/size]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难免在神情上都多一丝生存紧张,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尤其让人感觉到这一点。看不到出自内心的笑,连谈话时也似乎只有一个主题:今后有什么打算?每做一件事,都在问自己:对我有没有好处?

  坦白的说我自己刚到香港时就是这样,只觉得自己多么没着落,无根无底的飘在他乡,我要努力啊,绝不可浪费自己的任何精力,房子,车子,名誉,地位,还有漂亮老婆,我什么都要啊。要学最能给我带来利益的东西,去做最有利自己的事情,直到我成功。

  当时我就是这么典型一????,到现在我都想这样痛骂自己。

  数学指出函数的极大值往往在最不稳定的点取到,人追求极端就会失去内心的平衡,到时候就不难体会到数学原理的深刻。我很快让我的????心理逼到无路可走了,对所学的东西怀疑,担心自己变成书呆子,对自己有信心,找不到真正的朋友,找不到让身心平静的乐趣,每天都在心潮起伏。最后我去找学生辅导员。愚蠢的诉说倒不多提了,不过我记得他大胡子的脸有了微笑,眼睛里放出宽容而温和的光。他告诉我觉的我很有意思,他第一次遇到这么坦白的学生。“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你怀疑得很好。“之后就翻出圣经来,给我读某些章。Everythingismeaningless.竟是圣经里的话语。那是我看到的最为震惊的一句话,也是我后来觉得最深刻的一句话。中国人很难理解,对在功利教育里熏陶过来,缺少人格教育的中国学生,更无异于晴天霹雳。成绩,offer,学位,这样那样的好处,每天拼命算计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假设你突然死掉,世界将会怎样?世界将一样绚丽,地球转的一样快,太阳系每天在宇宙中换一个位置。大海还是大海,波涛还是波涛,一样的花开花落,潮起潮落。你的亲人可能会掉眼泪,但是周围的人在三个月内将你忘个干净,那是你曾经那么在乎他们怎么看你的一群人啊。如果上帝存在,在他的眼里,你是多么可怜的小虫子,在活着的短暂岁月里,在最美好的青春里,都不曾快乐过,用尽心力去聚集一大堆外在和心灵没有关系的小东西,只是出于对未来的没有信心,小小的心灵在接近熄灭的一天还在发出那个愚蠢的声音,让你忙碌,让你忧虑的声音:我要,我还要。天底下充满了这样的小虫子,当一个离开了,又有一个来了,做着同样的事情,汹涌着同样的小小念头,受着同样的煎熬。于是上帝要感慨了: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已过的时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圣经旧约传道书

  我不是在传教,当时的辅导员也不是在传教,但是让我立刻看到自身的渺小,物质追求的虚妄,内心的愚昧。看看资本主义的学生辅导,是不是比我们这边高明多了?马哲曾帮助过我们什么?

[size=2][b]不要忧虑[/b][/size]
  “不要为明天忧虑,天上的飞鸟,不耕种也不收获,上天尚且要养活它,田野里的百合花,从不忧虑它能不能开花,是不是可以开得和其它一样美,但是它就自然的开花了,开得比所罗门皇冠上的珍珠还美。你呢,忧虑什么呢?人比飞鸟和百合花贵重多了,上帝会弃你不顾吗?”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等美国offer的时候,常常梦到接到牛校offer,过度兴奋到醒,更为郁郁,感慨“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样的故事大家听了不会太惊诧,由此不难理解《儒林外史》中的进中举了。而得到offer的人到了海外,往往要经历更多的梦醒时分。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生命本是如此美丽,连飞鸟和野花都可以尽情地享受上天的恩赐,而这些有高等思维的聪明人,却活活让思维搞得神情郁郁,哀声叹气。

  常有人感叹西方人笑起来那么真实,那么出自内心,探讨起来,又归结到他们更有钱,他们的社会更发达。可我觉得那不是原因。原因就是他们比中国学生更接近飞鸟和野花罢了,更接近《阿甘正传》里的弱智罢了。他们更天真,相信那个万能的上帝会永不遗弃他,所以他们可以少想很多的问题,反而过得更顺利,在团队里表现得更凝聚,因为过分的私心是无法向大家共同的上帝交代的,他们可以很快做出一个Microsoft,一个Dell,但是大家可以看看中国的北大方正,联想,新浪,管理层一年的地震比台湾还多。这么多年来,连冲出亚洲的野心都没有真正实现过。这难道不是上帝给西方人带来的好处,耶稣说信我就可以得救,不管这个上帝是不是虚拟的,但他在事实上填补了人性的巨大空白,人家的Microsoft就证明了他的存在,正如计算机的虚拟内存,尽管虚拟,但事实上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学生总是怀疑这个看不见的上帝是否存在,更在私下里说,他对我能带来好处吗?其实中国人什么都不信,只信好处,从古时的考八股起,读书就是为了好处。因此,大家每天活在害怕没有好处的忧郁里,想靠自己小小的思维,在这巨大的世界系统里去谋取好处,上帝躵了泪水,背过脸去。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6/10/17 05:20pm

[size=2][b]思维的无奈[/b][/size]
  我并不主张虚无,尽管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尽力去指出物质追求的虚妄。正如萨特认为,人生本是本无意义,但是怎样摆脱虚无却是有意义的。王朔的意义在于砸碎那些没有意义的假崇高,伍迪.艾伦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指出人生的荒谬。如果一切都是那么可笑,我们怎样面对每天的24小时?但是活着就是这么简单,它只是一个过程,简单而自然地发生,以至于任何干扰和关注都是多余。就像飞鸟掠过天空,野花静静地开放。能把什么东西叫做现在吗?你能占有什么东西吗?一切的意义只在时间的流动的河中。就像一团火,哪个燃烧的过程才叫火,一旦过程停止了,火不存在了。人的思维在作怪,它是一个双面的东西,它不总是带给我们好处,虽然我们对它有那么多自信。思维在很多时候严重地干扰了那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它在想单个的状态好不好,值不值得,合不合规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所以我们很快变得不快乐,不安稳,再也无法享受那种自然的喜悦了,正像被摄像的人,他的表情立刻不自然起来。恐怖片里的鬼魂可能一直不曾出现,人们却开始牙齿打颤,是被自己思维折磨而已。学计算机的朋友肯定知道操作系统将一个进程悬挂起来的意思。人的那个蠢笨不堪的思维,

  凭什么要常驻内存?它那么长期的运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问题?为什么不在必要的时候悬挂它,去享受生命的自然?明白这一点将改变你的生活,思维会使你陷入矛盾,很多时候它是多余的,用心去体会,甚至用毛孔去感受就足够了。当你不再判断,不再分辨,不再比较,不再权衡,你就立刻、和谐起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还用考虑什么呢?“此间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连言语都是多余,因为言语来自思维。佛陀的捻花一笑,详和的神情,虽静坐,似乎已飞跃世间一切,他坐在了那个生命的根本之上,再也没有一丝的不和谐。

  读书的时候,我常常到海边听滔声,坐下来看着太阳落下,那会是我一天最美好的时间,当太阳没下去,晚霞渐渐褪去颜色,波浪依然轻轻拍打岸边,幕色从四周将我围过来,静默中我会在心灵里升起喜悦,感觉到冥冥中那个永恒的力量,它在紧紧将我抱住,天地万物和我一样同在,也被温和地抱着,我将永不孤独,永不伤心,永不绝望,因为那力量就一直在那里,将永远在那里,我是它的恩赐,我的灵魂从未像那时一样枝繁叶茂,内心从未像那时一样宁静和谐。

  我不用去分辨那种力量,是上帝也好,上天也好,老子说的道也好,有什么关系呢?分辨只是是思维常干的蠢事罢了。所有的心灵都是一样的,所以我相信所有人都有那个和谐的状态,就像收音机有那个频道一样,只不过太多人没有调到过。太阳,大海,清风明月,鸟语花香,生生不息的物种,是多么大的恩赐啊,只在我们断暂的生命里才可以感受到,可是太多的人从不念及。他们将自己全部地交给了少得可怜的脑细胞,心灵交给了那个拙劣的CPU,时时刻刻在做狭窄不堪的运算和判断,所以才会长时间挣扎焦虑,只看到85分和90分的区别,5000元月薪和10万年薪的不同,牛校和烂校的分辨。所以“郁闷”,“无耻”,“倒霉”,“不爽”,“急”,这样的词汇就开始在嘴边泛滥了,就像破电脑的出错提示一样多。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6/10/17 05:21pm

[size=2][b]我在香港学习的日子(之四)[/b][/size]

  本没有打算再写很多了,关于人生的刨根问底本来就是沉重的课题,无异让学业繁多的学子们再怀疑自己,平添忧虑。倒不如多说点逗乐的事,每天多嘻嘻哈哈一阵。前不久见到北大的一个女生,说我前面介绍香港的文字很实用,后面的文章就越来越看不懂了,可以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像我一样想这些问题的,特别是女孩,一天多说几声“挺好的”“好温馨哟”就算过得不错了,古今中外都不曾出过一个女哲学家。

  但是,这位未曾谋面的北大师弟在等我的续集,谢谢你,xmdl(阿扁鱼),我不愿让你失望这一篇是为你而写的。

[size=2][b]我们看的人文书[/b][/size]

  前面提到的女生就问我,在留学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回答是长了见识。就像在小地方呆久的人出来见了大海,这个收获大得很。所以我渐渐地学会了真正的谦虚态度,越来越承认自己所可以理解到的,可以认识到的只是这世界的太小一部分。在我的脑力范围外有太大的空间,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有过多的自负,每天都在或多或少的干着作井观天的蠢事,争论着盲人摸象的争论。

  清华北大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想,很多来源于图书馆的人文书籍,因为喜欢读书的学生多半在那里搬书回来看。可是那些书多产于七十,八十年代,基本上是被一把姓马的刀阉割了的太监式的书,我不怕得罪人。怎么阉割法?举个例子,“总体而言,宗教是唯心的,错误的世界观,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从此,你知道了这一点,你么读释迦,读耶稣,读老庄,都觉得如同太监一般阴阳怪气。在红色的年代里,马刀所向无敌,包括孔夫子到孙中山,从曾国藩到蒋介石,都少有可以逃脱的,因为他们有“阶级局限性”。

  但是我到了香港,就看到了很多台湾的书,很多香港的书,原来这些书本不象太监的,甚至不比姓马的书少阳刚之气,可以读得让人忘食,哎,可怜它们的被阉。这些都是我以前脑子以外的东西,所以我立刻知道要谦虚了,人总是受着他的经历和环境的巨大局限,他甚至不意思到,没有选择地被限制隔离着。

  耶稣呢,用我们的眼光看,他太失败了,没有妻子,没有儿子,没有房子,没有财产,没有地位,最后还要被钉死,他只是游走于四方去救助受苦受难的人们,他有余的眼光总是看到了世界的外面,因为他也到过更高的维度里。

  庄子至今看来还是活得最浪漫最洒脱的中国人,他是超脱的同义词,他也是高维空间的蚂蚁。

  去读他们,去体会那种来自另外一个维度的智慧的震撼,尽管你可能无法改变无奈的现实,但是可以深刻地改变自己,尽管无法摆脱沉重的肉身,依旧无选择地活在平面上,但是,心灵获得了自由。愿意升起你的心灵吗?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6/10/17 05:21pm

[size=2][b]我在香港学习的日子(之五)[/b][/size]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们永远只能是自己,卢梭说的,对于整个世界我微不足道,但是我对于自己确是全部。事实上我们只对于自己重要,如果我死掉了,没有几个人会在三年后保持对我的记忆,如果我痛苦,没有几个人会有真正的同情,因为太难了,每个人都无法了解我的意识。所以我们要独立,活着就是成为自己,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去寻找自内在的完美与和谐,去实现句那没有选择的话:IamwhoIam。SimplybecauseIamnotandcannotbeanyoneelse.可是我们受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忘掉自己,去变成一个称为标准的人,不是这样吗?从小学起我们就要评三好,树标兵,学雷锋,学赖宁。老师总是看到我们的恶习,“你那样子不合行为规范,不可耻吗?”

  到了大学,我们又自由了多少呢?我们依旧看别人,看典型,看所谓成功者,我们依旧活在要忘掉自己的标准包围中,去bbs看看,似乎所有人都统一了口吻,GRE2400,拿了牛校offer,签了著名外企,找到了ppmm,牛啊,羡慕啊,爽啊,历史走到了21世纪,北大和清华人只剩下一副面孔了,每年招了很多新生,最后就剩下了一个。

  比较是有意义的吗?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全部主宰,为什么要什么都和人家比才可以找到意义?为什么当别人考G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考,为什么考不过2200就要郁?为什么billgates成功的时候,我也一定要学计算机?可是自己和别人是多么的不同,些不同难道可以在一些欲念的驱动下轻易的忽略?崇拜是有意义的吗?明星是需要那样追捧的吗?中国的那支烂球队是需要那么多关注的吗?

  当我们倾注希望的时候,他们借此赚到了更多的银子,活得更加嚣张,更加让我们失望,我们是在给富翁们献爱心,爱心那么多,为什么不献给需要爱心的更多的人们,为什么不献给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我们崇拜自己,热爱自己,追捧自己,关注自己,我们就都也是明星了。这样盲从将无法发生,起哄将无法发生,个人崇拜将无法发生。这个意义大的很,至少大跃进将不发生,文革将不发生,我们的经济有可能早三十年走上正轨,现在我们不需要拼命飞跃重洋,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就不要象现在一样,在亿万人没有工作时还竭力吹嘘7%的GDP增长,就像阳痿的人,为了脸面,郑重地去声名:请看我浓密的胡须,年增长率7%!


-- 作者: ottotoot
-- 发布时间: 2008/05/14 11:57am

怎么没有人回复呢?

“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就不要象现在一样,在亿万人没有工作时还竭力吹嘘7%的GDP增长,就像阳痿的人,为了脸面,郑重地去声名:请看我浓密的胡须,年增长率7%!”

这句话很有韩寒风格嘛~


-- 作者: 风中之翼
-- 发布时间: 2008/05/15 06:50pm

当年看过之后突然脱力了,脑子一片空白,别提回复了,只求快快忘掉那莫名其妙的感觉,回到现实去。
现在想想,这文章是让我开始变质的东西的其中之一,隐隐约约地把“某个东西”在我眼前晃了一下。当时没能看清,只是有点纳闷儿:“这是啥呢?”……唉,还是太嫩。
我觉得萧伯纳那句话很好(韩寒是什么?)。
文字、数字这些清楚的东西反而啥用没有。真正的意识在“非此即彼”的线性的思维的外面,它不是什么也不是,只是不能用是与不是来说明,不明白这个的话就会陷于苦闷,只能在“尘世”的东西里寻找安慰。游戏、“聊天”、玩玩就好的球类运动,外面的世界里没一样东西能让人脱离苦闷。可困难的是若太执着于脱离苦闷这件事,也不行……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8/05/16 09:32am

转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想让大家换种角度来思考问题。

其实作者的很多观点,我是不认同的,他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而已——虽然比较隐晦,但不外乎“外面的月亮比较圆”的思想。


不妨列举一下:

“常有人感叹西方人笑起来那么真实,那么出自内心,探讨起来,又归结到他们更有钱,他们的社会更发达。可我觉得那不是原因。原因就是他们比中国学生更接近飞鸟和野花罢了。”
祸根似乎在这里。
我不知道后面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我只知道,“先有物质文明后有精神文明”的说法是可以推论出来的。看到飞鸟会想到肉,看到野花会想到蔬菜,这是任何一个饥饿的人类会干的事情。事实若不是如此,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动物在西方文明出现以后还会灭绝了。
生存环境中频频发生的激烈与残酷的竞争,会使每一个人萌发趋利思想,很正常。

“只看到85分和90分的区别,5000元月薪和10万年薪的不同,牛校和烂校的分辨。所以‘郁闷’,‘无耻’,‘倒霉’,‘不爽’,‘急’,这样的词汇就开始在嘴边泛滥了,就像破电脑的出错提示一样多。”
在香港随便去个服装店打工,做最低级的小职员,底薪 5000 + 提成;在广州做小白领,也是底薪 5000 + 奖金。会不会觉得“郁闷”,会不会觉得“不爽”?
再深刻一点,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不是为了效仿 Bill Gates,而是出自对计算机技术的真心爱好,决定攻读这个专业。那么,总得买台电脑吧?一个啥也没有的小青年,香港或者大陆,哪边能使他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呢?
“比较”也是人类的天性,不然“公平”这个词语怎么来的?
其实作者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他回国内发展了,手上拿的都是些什么文凭?若是当初不追求分数,他现在可能面对着大好的明天,高谈“飞鸟”与“鲜花”吗?……

“但是我到了香港,就看到了很多台湾的书,很多香港的书,原来这些书本不象太监的,甚至不比姓马的书少阳刚之气,可以读得让人忘食,哎,可怜它们的被阉。”
学数学的,本不该如此缺乏逻辑性,可有时候人都是爱走极端的,喜欢带着情绪看问题。
马列有错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深奥了。至少,对于作者提出的“阉割”,那只是解释者与执行者的问题,跟马列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

“去bbs看看,似乎所有人都统一了口吻,GRE2400,拿了牛校offer,签了著名外企,找到了ppmm,牛啊,羡慕啊,爽啊。”
这些东西不是国人的专利。啥也不说,多看点美剧吧。“电视上演的都是众人向往但是现实中又得不到的。”否则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巴巴的去追电视剧了。

养成换视角看问题的习惯是一件好事,但是随意的抛弃旧有的价值观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 作者: 风中之翼
-- 发布时间: 2008/05/17 03:33am

我觉得这不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是从虚假到了真实。只是关于站着说话腰疼不疼的问题,我好像没资格说什么(其实我腰挺疼,前些日子搬东西又动了旧伤),但我的经验(唉……)告诉我这一点:在学校貌似大家都在一样追求分数,但真正“优秀”的,最后“成功”的,仍然是对分数比较淡然的学生。而他们之所以“成功”,却是因为他们觉得在分数之上应该还有更多的东西,对“那些东西”的期望给了他们学习的能力。把分数的优先级放得最高的学生,虽然不一定失败但肯定是不成功的,作为“人”而不成功,就算给他们再好的条件,他们也不会去感觉美好的东西。作者说的接近鸟和花的人,我想就是指对“尘世之物”比较淡然的人,但他们不是生活的弱者,而且相反,对世界做出贡献同时很好地养活自己的人,几乎只能是这些人。

求生的欲望谁都有,那是说不上高尚但绝不卑鄙的感觉,而现在充斥在学校和社会里的欲望是丑陋的,过剩了的,让人们像过家家一样虚伪地生活的东西。它不仅使人不快乐,说到底,还在暗地里破坏人的物质生活。心理学已经提出(唉,不再是动画片了),“感情”才是人的最强的力量,这个感情不是日常里的说说笑笑,而是在“那种”,超出了文字的表述能力的境地里才能感觉到的东西。感觉不到它的人,被欲望牵着鼻子,还在以为是在“按着自己的愿望”,欺骗自己同时欺骗别人,于是他们的能力,本该是天生的自由的思想,也就背叛了他们,让他们得不到本能得到的东西。

我对共产主义是抱乐观态度的(好像常被人笑话),人们不需要热衷于“理解别人”,只要理解自己就好,然后就能实现按需分配。我觉得那是真正的公平,大家理解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然后在这需要的指引下索取和贡献。但现在,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太多了。刚上大学时有人对我说,“就是给你自由让你玩,你都不知道怎么才能玩得开心”,当时我无言以对。现在我相信很多人都这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包括笑嘻嘻地对我说这话的那位仁兄(为自己说出有深意的台词而得意)。虽然这么说肯定有人要反对,“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还不知道吗?”就是不知道,不然哪还有赌博吸毒,哪还有嫉妒仇恨,哪还有战争和恐怖主义,而且不是事不关己,身边多少人对小孩子拳脚相向,那和恐怖分子的滥杀无辜没有质的区别。

扯远了?我觉得没有,我觉得世界上存在战争和小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是一棵树上的果子。因为人们难以理解自己,更不可能理解别人,世上就多出了这么多悲哀的事情。但要问为什么,有个很臭屁的回答,“因为就是这样,你才能问‘为啥’。”,我相信这个,但有人对它不屑一顾,很好嘛,真正的战争是不是有趣不知道,但这个世界会有趣,也是因为人们互不理解,各有所见,人类的“补完”,不是幸福和新生,而是混沌和终结。

行了……我对这种文体有点反感,我知道这种文字没有传递真正的思想的能力,而且写这种东西的动机,就是“欲望”。这动机也好,这文章也好,本来都是不需要的东西。但即使这样,人们还在努力地试图用这种文字表达自己,虽然只是困兽之斗,多少还能让看的人感觉到一点不同的东西。罢罢罢,只是当日记的加班贴上去吧……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8/05/17 09:49am

我怎么觉得你把它美化了?……
作者说的接近鲜花和飞鸟的人,是泛指“西方人”,而不是特指生活的强者。这是他行文的基调。
如果他所说的是现实,至少也是缺乏黑暗面的现实,不完整的现实。

我相信人类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但是不相信可以战胜欲望。
所以,脚踏实地的做人就好了,圣人的思想在头顶偶尔飘一下就行了,不顾一切都追逐注定换来的是失败——欲望如此,圣人的思想亦然。

不得不说一下,丑陋与过剩的欲望并不是中国的“现实”,大部分的人还只是在追寻基本的“衣食住行”而已。追求分数,追求公务员,追求好工作,都只是手段。中国人多,从概率上来说,不好的现象也多,而且,正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这些基本的东西都要通过竞争才能获得,所以社会才显得特别的铜臭味。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就是现实,还是那句,人类的文明本就是从黑暗与愚昧之中一点一点走出来的。我们还得继续走资本主义的老路、旧路,纯属偶然,却又是必然。

老实说,我还没见过那种“成功”了却又很淡然的人。经济社会的基调是不可能让成功者“淡然”的。除非你跟我说的不是同一种“成功”……


-- 作者: 风中之翼
-- 发布时间: 2008/05/18 06:22am

是吗,我不知道……

而且依我看,苦闷还有两个:“有话想说”和“想说的说了”。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8/05/20 03:10am

[equote][b]下面引用由[u]风中之翼[/u]在 [i]2008/05/17 02:22pm[/i] 发表的内容:[/b]
而且依我看,苦闷还有两个:“有话想说”和“想说的说了”。
[/equote]
?不解。


-- 作者: 风中之翼
-- 发布时间: 2008/05/20 03:08pm

“(说话的)欲望没有被满足”,和“它得到了满足”。
原来和萧伯纳原话是一回事。

我不知道理解这个问题对找工作有没有帮助,但我认为圣人被人们崇敬,不是因为他们说话高深莫测。那些人能在历史上被无数的人记住,难道不是因为他们为人们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吗,他们用自己的话语为每个人的思想指路。可是对文字的理解是这样因人而异。有人看了觉得不理解,然后在两种做法——逃避,让那些话语云彩似地从头上飘过,或把它们挂在嘴边,变成谈资或文章的佐料——中选择一个。为什么他们是圣人就高高在上呢?他们也会饿,有各种欲望,也怕死,生气的时候也骂人,高兴起来也吹口哨……他们和我们这么相似,甚至比我们自己活得更像自己,为什么我们不去理解他们?

我想,学生们总说郁闷,是因为我们还不习惯“现实”的空虚。“梦想”,还有那些令人愉快有活力的东西还没被彻底打垮,还在期望着自由的时候,可那个自由是什么呢?高中生觉得是考完大学,大学生觉得是找到工作,那工作以后呢?我还不知道,只是我身边的大人们虽然不说“郁闷”,但从来都在笑容底下藏着一张疲劳又失望的面孔,谈起来的话就不断抱怨生活苦闷。大家都默认了,觉得世界就这样,苍白没什么味道,偶尔出现一点安慰,结个婚,放个假,朋友喝个酒,到时候使劲笑,使劲玩,就够了,知足了,可以安心等死了。而圣人提醒人们,除了那些之外,还有其他的,更愉快,更让人幸福的东西。这个……一点不虚无,很实际。

前几天越发觉得文字太无力,有些迷惑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句话“When words are both true and kind,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觉得挺安慰的。可是什么样的文字才“true”又“kind”?如果读的人就是不相信面前的文字是真的,就是认为作者在博取同情,在故意卖弄,又能怎么办?写字的人没法期待文字能把自己的心情原原本本地传出去,但不能因为这个而放弃文字,而且,哪种艺术例外?哪种工作例外?人类的哪种活动能例外?工作着,创造着的人能做的最好的事是虔诚,对什么虔诚?对自己?对创造出的东西?好像都不是,那就对“神”吧,对那个不知在何处,超越一切的存在。我觉得其实“神”就是自己,平时难以注意到的自己。


-- 作者: 风中之翼
-- 发布时间: 2008/05/20 03:26pm

……我最想说的是“淡然”和“成功”的关系。无数的有创造力的人说,他们在创造的时候觉得自己越渺小,做出的工作就越出色。我说周围的人欲望太重受不了,不只因为这“令人讨厌”,更是因为带着那样欲望的人的“自我”(那哪儿算自我啊)膨胀得太厉害,这些人自己虽然感觉不到,但旁观者的潜意识却知道:他们不仅做不出出色的工作,连让自己满足这件事都做不到。这种感觉又反射到自己身上,“若自己也这样的话……”——由此才产生了厌恶感。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当时还被许多人当作炒料,依我看那非常有道理。态度的好坏,是不是“虔诚”,与表现出的能力直接挂钩。不要说艺术家是高傲的了,那只是在不同的意志面前,对自己的无上的“虔诚”的贯彻。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8/05/21 02:16am

[这个贴子最后由fww8fb在 2008/05/20 10:26am 第 1 次编辑]

我觉得首先要划清一条线,不然讨论起来很难不带着情绪……
不管再善意与虔诚的去看待也好,话题之初的作者的言论,关于“飞鸟与鲜花”的言论,是有“笔误”的,而且这种“笔误”通篇都是……

理解和认同,与完全照着去做并做到了,是两码事。
首先,圣人是否存在过,尚且是个疑问;就算不理会这种疑问,还有一个实际可以回答的问题“圣人们存在于哪个时代?”
就算能把圣人的思想贯彻始终,最多也就是淡然到极致罢了,“愉快与幸福”?没有大悲,又何来的大喜。这其实是个辩证的问题,人类,永远不可能一直幸福与快乐。
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开辟一块乐园,很好,但是想把整个心灵变成极乐净土,是不可能的。

成功源于很多因素,最主要的不外乎两个,专注与运气。“淡然”,跟能力与天赋一样,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8/05/21 02:25am

从维基百科上转下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生平:

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都兰地区图尔市的一个市民家庭。其父是农民,为人善变,靠著巧妙的钻营,迅速累积财富,母亲萨朗比埃是巴黎银行家的女儿,她的信念是“财富就是一切”。巴尔扎克是个长子,但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出生不久便被送到图尔近郊,由一个宪兵的妻子抚养,长大后进入旺多姆教会学校寄读,巴尔扎克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他说:“我从来没有母亲,她实在太可怕了。”从少年时代巴尔扎克便开始博览群书。1813年中学毕业后,巴尔扎克按父亲的意愿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但他对法律并不感兴趣,而是旁听了很多文学院的课程。同时,他还进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这些自然科学领域的积淀对巴尔扎克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他开始构思《人间喜剧》的契机便是受法国生物学家布丰构建动物世界博物全书的影响。

巴尔扎克读大学期间,父母为了让他尽早熟悉未来职业,曾先后安排他在一位诉讼代理人和一位公证人的事务所见习。几年的见习生活让他受益匪浅,非但熟悉的民事诉讼程序,还从这个法律窗口窥见了巴黎社会的种种奥秘,看到了繁荣景象下的罪恶,为未来的创作积累大量素材。

1819年1月,巴尔扎克从法学院毕业,但也是同年,他拒绝了家人为他安排的公证人事务所的职位,而坚持要走毫无生活保障的文学道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文学天赋,他几乎足不出户的奋战一年,完成了处女作诗剧《克伦威尔》。然而结果却令自己大失所望。法兰西学院的一位院士看过剧后表示:“这位作者随便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文学。”

为了摆脱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巴尔扎克曾以各种笔名为书商炮制和撰写流行小说,以维持生计。当然,这些纯粹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性作品不会给他带来所期待的荣誉,后来他甚至否认这些作品出自他的手笔。随后,为了给自己的严肃创作寻求稳定的经济来源,他决定暂时弃文从商。从1825年开始,他先后尝试过出版业,开办过印刷厂、铸字厂,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四年的商海沉浮,让他尝够了破产、倒闭、清理、负债的苦楚。最后,走投无路的巴尔扎克只好放弃,重新进入文学创作。生活中的一切挫折都在他的笔下转化为成功的创作素材。

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历史小说《舒昂党人》,是第一部用“奥诺雷·巴尔扎克”的署名发表的历史长篇小说,他把以于洛将军为首的共和党人,视为“勇敢的爱国者”。尽管这部小说并没有在法国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却为巴尔扎克在文学界赢得了一个稳固的地位。1830年先后发表了《婚姻的生理学》、《城郊舞会》、《猫打球商店》、《高利贷者》和《驴皮记》等八部作品。早年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苦楚让巴尔扎克以一种近乎自虐的勤奋态度写作。从1830年开始,他进入创作高潮,以目不暇接的速度接连发表篇幅不等的小说数十部,部部都引人瞩目。及至1833年《欧也妮·葛朗台》问世,巴尔扎克已经是享誉欧洲的著名作家。

……(作品年表略)……

为完成《人间喜剧》庞大的创作计划,巴尔扎克夜以继日的连续工作20年。他经常每天晚上6点钟上床,半夜12点起床,披上圣多明各式的僧袍,点起四支蜡烛,一口气工作16个小时,只有在早上7点时沐浴,稍作休息,出版商这时会派人过来取得稿件,在1834年11 月间,一天要写20个小时。巴尔扎克的传记作家George Saintsbury说过,“没有谁可以说清楚他到底是在生活还是在写作”。他文思泉涌、疾笔如飞,几十万字的《高老头》竟是三天内一气呵成,《乡村医生》只花了72小时,《赛查·皮罗多》是25小时内写成……。巴尔札克又常兼任校稿员,一部书稿要修改六七次,大刀阔斧,随心所欲地改动,直到满意为止;有时还会要求更改出版后的内容,出版商因此增加开支,二者偶起争执。一部200页的书,校样合计起来往往都在2000页以上。巴尔扎克既不抽烟,也不酗酒,但为保证写作时清醒,巴尔扎克嗜浓咖啡如命,咖啡里既不加牛奶,也不加糖,足以苦到让胃麻痹,他曾说过:“我将死于3万杯咖啡。”,有专家统计过,他一生大约喝了5万杯浓咖啡。加上他一生受到债务问题的困扰,时刻受到高利贷者和出版商的追逼,经常被迫逃离住处躲债,巴尔扎克的健康从40岁之后就每况愈下,50岁之后已经重病缠身了。

巴尔扎克一生有许多梦想,跟有钱的贵夫人结婚便是其中之一,他成名后出入法国上流社会沙龙,跟许多情妇有染,并育有数名私生子,还向女友、情妇们借钱还债。1850年3月,他在俄国和相恋已久的韩斯卡夫人(Eveline Hanska)结婚,婚礼之后两人返回法国。巴尔扎克在途中病倒,双目几乎失明。5月抵达巴黎时已经一病不起,昏迷中他呼唤《人间喜剧》中奇迹人物毕洛安·霍拉斯的名字:“假如毕洛安在这儿的话,他一定会救我的!”8月18日晚上11点半,巴尔扎克去世,结束他辛劳的一生,《人间喜剧》已完成91部。三天之后,在拉雪兹公墓举行葬礼,前来送葬的巴黎市民行列绵延好几条大街。


-- 作者: 风中之翼
-- 发布时间: 2008/05/21 01:42pm

没有大悲也许确实没有大喜,但我说的愉快幸福不是那种需要大悲来衬托的大喜,它没有理由,不需要依靠别的东西。它也不是极乐净土,不是那么软弱的东西。欢乐的时候它在,痛苦的时候它也在。也许不该说成是愉快和幸福,那只是当它得到人的应有的注意的时候给人的回报。我觉得就像作者说的,只有当人像花或像鸟,不再给自己的精神胡乱用药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

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没有“运气”这种东西,难道下棋的人因为一着棋而失败,我们要说他在那一步上运气太差吗?其实他从那一步之前的好多步,甚至从开局的时候起,就已经在失败了。做生意也一样,做研究也一样,战争也一样,只是复杂很多。看似偶然的结果,其实是许多微小的必然的集合。可能有点断章取义了,不过确实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还需要专注……从小我就看着很多非常“专注”的学生,每到成绩发布必排中游,上面是虽然也算努力但绝不逼迫自己的,有些“淡然”的学生,当然下面还有压根就不想学的人。目前我身边的“牛人”,也都不是最“努力”最“专注”的人。最努力最专注的人,每天晚上拿着书在走廊学习的人,成绩始终都不理想,然后对自己说“我太笨,这么学都比不过人家”,我很想对他们说,“你是很笨,只是笨在你不知道怎么努力”——我想我有资格这么说,因为前面说的三种人(成绩冒尖、中游、拖后腿),即会努力的,不会努力的和压根就不想努力的人,我都当过。专注是需要的,努力是需要的,但没有好的心态(不知道只用“淡然”是不是能形容它),人们不知道怎么才能专注。我们又不能像西曼那样只高喊一声“给我力量吧”(我想他另外还做了许多事,喊不喊那一声其实无所谓的),然后就力大无穷。真是违反天理的事。可做着与那类似的事的人,生活中实在不少见。寝室一个家伙大喊“我不玩网游啦”,几天之后照玩不误;另一个说,我得好好学习了,然后照样翘课。他们不晓得如何解决面对的问题,只是逃避,然后觉得逃避得够了,就回来了。可是回来一看问题依旧,没办法,虽然成天玩网游也不太爽,总翘课也没意思,但比起面对这个问题来要好多了,于是就继续玩网游,继续翘课。我知道怎么办,但告诉他们他们也听不懂,或者懒得听,我也说不好。这个作者,我觉得相当好地把问题说清楚了。理解了他的话,就能开始学会努力了,“不能”学习的学生们能学习了,不管怎么看都是好事。而且争取高分没什么不好,如果在这之上有真实的,让人能打从心底认可的东西,把分数当作手段完全可以,作家也要写应景作品嘛。但问题在于不可能有人真正地把分数看成最重要的东西。虽然学生们,家长老师们张口闭口分数分数,但我相信任何一个能称为人的个体不会意识不到一个数字所能包含的那丁点儿的意义,只是大家在乎学历,在乎收入,不愿承认别的那些看似虚无的东西。高分数不能说等于好工作但也不太远,这个分数到收入的转变好像是这么自然简单,于是大家忽视了“分数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和很多其他的时候一样,人们倾向于把问题向单纯的方向思考。“学就行呗”,“努力就行”很多人这么(对我)说。他们自己没有认识到,或是认识到了而不愿承认,在进行说得轻松容易的“努力学”的时候,在解决那些答案唯一的问题的时候,自己正在做多么模棱两可,多么难以捉摸的思考。他们只把那些思考不负责任地用“努力”(或别的什么词)代替,以为别人也能理解或觉得不能理解的是傻瓜。但没法怪责他们,在这件事上,语言本来就无能为力。

然后……笔误在哪儿?不太明白。

再然后……干嘛带情绪?

最后……巴尔扎克的生平简介,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谁也不知道他在面对那些境况时是怎么想的,大家只看到他“这么做”了。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8/05/22 03:50am

[这个贴子最后由fww8fb在 2008/05/21 00:10pm 第 1 次编辑]

如果做人能用下棋来做比喻,那人类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失败的伟人。如果做人能用下棋来做比喻,那么每个人只要好好研究一下棋艺,就能活得非常成功。
棋盘上那点规则,太微不足道了。一句话,一个动作,与某个人的第一次会面,你在对话的人的心情,身边偶然发生的于己本来完全不相干的事件……

“专注”是一种智力运动,而不是光是耗费时间就可以称之为专注的。
当一个人真正“专注”的时候,在他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心态”这个词。当一个人专注地想要完成一个作品的时候,不管是一个程序,一个网站,一首歌还是一部小说,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达到心中“完美”的标准。他不会一边做着一边还想,“啊,我这个人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造福人类……”,“啊,我这么做着的时候觉得很快乐,忘掉了一起尘世的烦恼……”以上在创作过程中都属于“杂念”。
所谓创造的快乐,是完成创造过程后,回头体味那种过程的一种后知后觉。

如果一个人生前的言行和作为不能作为他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那么研究历史将没有任何意义。写传记的人更是一无是处了……那么孔孟啊,圣经啊,相比传记更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为什么会带有情绪呢?因为你除了自己,现在已经不相信任何别的东西。就算把一堆史料摆在你的面前,你也会视而不见的。
再明显不过的例子,第二次引用,作者的原话:
“常有人感叹西方人笑起来那么真实,那么出自内心,探讨起来,又归结到他们更有钱,他们的社会更发达。可我觉得那不是原因。原因就是他们比中国学生更接近飞鸟和野花罢了……”
显然你已经把这句话的所指的范围完全忽略了,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这种不基于“实际”的讨论挺没意义的……对认识世界并不会产生任何帮助。

一边在追逐“脱世”的“心态”,一边又不愿放弃“入世”的“成功”吗?
“成功”本就是指,渴望的“目的”达到了。
不要忘了,追逐幸福与快乐也只不过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之一,并不见得比衣食住行高尚多少。并且大部分的时候,人类的幸福与快乐正是建立在满足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欲望之上的。

PS: 你不妨说说自己身边的“牛人”如何个牛法?


-- 作者: 风中之翼
-- 发布时间: 2008/05/23 04:51pm

没用下棋来比喻什么,只是用它来说“看似偶然的结果,其实是许多微小的必然的集合”这件事。

关于专注的看法咱们基本一致,我没有像你想的那样误解它。但是创造的快乐应该不是后觉的。

我说“不能说明问题的”是“简介”,它只能让人知道,有这么个人做了这么一些事。它没有记述能成为心灵写照的言行。

我只相信自己,那么我还能相信什么?我只知道我知道的东西,只能相信我相信的东西。但我不是在瞎编出一些东西来让自己相信,我在想自己,在看周围,也在学知识。史料虽然没看过,但书还是在看的。
而且不管我怎么样,干嘛带情绪?

关于作者那句话,我见过的西方人不多,但全部都开朗有活力,很明显与周围的中国学生不同。发出那种感叹的人我身边也不少,我也算一个。我想作者主要是想说,“不要以为有钱,或生活在发达的社会,就一定能快乐。”

人本来就有私人的和公开的两个生活,同时追求两边的成功,有什么不好。或者说,就应该这样,让脱世的心态造就入世的成功。没有心态的成功是“惘”,没有成功的心态是“殆”

追求幸福确实是与生俱来的欲望,可是有很多人不能诚实地追求真正的幸福。把虚假的东西看作幸福,把幸福当作无聊的玩意……这虽然很少集中表现在某个人的身上,但整体来看显出这种倾向。(这不同意吗?)

然后……FB你没认真看我写的东西吧?我的意思都没弄明白,也没认真想。我可是想了挺多。就算没有对认识的帮助,等待别人对自己写的东西的反映也是挺有意思挺刺激的……继续继续

我身边的牛人……也许不够牛,不太清楚,可能不能拿来做参考。
最简单的,我试试让自己变成牛人吧。


-- 作者: 风中之翼
-- 发布时间: 2008/05/27 11:47am

我脑筋有点不对头,竟然喜欢上争论了,别再继续了……说不定我们心中想的是一样的东西,只是被笨拙的文字给弄糊涂了而已。


-- 作者: fww8fb
-- 发布时间: 2008/07/23 06:38am

从上一次回复开始,就不打算再讨论下去了,呵呵,毕竟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只能有一种认识。

你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真善美”,不会比《读者文摘》更难懂。

我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一、西方人并不是生来善良并开朗的。相反,西方的哲学和心理学的大师们通常都在阐述“人性本恶”的基本理念。这些都是有事实依据的,比平白来的“印象”要可信得多。二、中国人不可能靠“上帝”——或别的什么“真善美”——就幸福快乐得起来,“环境”使然。这个要稍微接触一下中国的历史才能明白,特别是现代近代史。三、楼顶的作者确实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类型——或者说“认识不够深刻”,站在“现实”的道路上大放阙词,没有对自己的成功进行丝毫“反省”的意思,让我这种郁郁不得志的、选错了“崇高理想”道路的人老大的不高兴。

PS: 最近无意瞅见了中国历史学者“沈志华”的名字,粗略的看了下此人的生平,忽然仿佛好像似乎有了“大悟”,不由得又在原本不想继续讨论的这个话题上多说了几句……


-- 作者: 无责任舰长
-- 发布时间: 2008/09/09 02:27pm

大环境会左右一个人,但总是又那么一些人不所动,即使只有那么几个。


© 中文版权所有: 迎风飞翔  版本: LeoBBS X Build060331